?
來源: 發(fā)布日期:2019-07-30 瀏覽次數:5847次
間充質干細胞屬于成體干細胞中一大類,其研究廣泛,可來源于人體多處組織、器官中。根據來源不同可分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臍血間充質干細胞、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以及脂肪間充質干細胞等。
間充質干細胞優(yōu)勢在于來源廣泛易獲取、保存、自體移植不存在免疫排斥反應,且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潛能的細胞。在適當條件下其可以分化成各種功能細胞,如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等能力,這使得其在缺血性腦卒中干預中具有良好應用前景。
腦卒中具有五高特征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俗稱“中風”,在中國和全球分別排首位和次位致死原因與主要致殘原因,具有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肢體無知覺率高、復發(fā)率高和醫(yī)療費高等特點,是危害社會健康疾病問題,但缺乏有效干預手段。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根據腦血管病變不同,可將腦卒中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腦卒中,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占腦卒中總數的60%—70%。
據統(tǒng)計,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僅有30%—40%能夠完全康復或輕微功能障礙,50%—70%會失明、失語、遺留肢體無知覺等重度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肢體無知覺率高特點。
傳統(tǒng)方法干預缺血性腦卒中不理想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腦組織在短時間內缺血缺氧并壞死,導致神經元減少,軸突連接中斷,局部產生活性氧自由基,從而影響腦組織損傷后的修復,最終喪失局部腦功能和神經組織。
近年來,缺血性腦卒中的傳統(tǒng)干預方法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其效果和應用仍受限制。目前,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干預目的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缺血區(qū)半暗帶區(qū)的血流及氧的供應,控制腦水腫,防治其他疾病的發(fā)生。因此,尋找新的安全有效、能廣泛使用干預缺血性腦卒中的方法成為熱點。
近年來,干細胞療法被提出用于腦卒中干預研究,因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后神經功能。
干細胞療法干預缺血性腦卒提供了新思路
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后對于不同的神經細胞都有影響,這種復雜和廣泛神經元、膠質細胞及內皮細胞相互影響,這就要求用于干預缺血性腦卒中損傷移植細胞需要具有干細胞的特性,即分化潛能,可在特定的條件下分化、增殖為成熟的體細胞,如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內皮細胞等。因此,干細胞療法為干預缺血性腦卒提供了新思路。
由于干細胞具有無限增殖和高度分化潛能,可替換腦組織損傷細胞,分化為神經系統(tǒng)組成所必需的各種類型細胞。臨床研究表明,干細胞療法能促進缺血性腦卒中后的恢復,其通過抑制炎癥和凋亡發(fā)揮神經保護作用,降低腦梗死體積,通過釋放營養(yǎng)因子和生長因子等增強內源性修復機制,而且移植后的干細胞在宿主內分化、替代和整合,進而替代腦損傷細胞,發(fā)揮干預缺血性腦卒中的作用。
2016年11月武漢市某醫(yī)院內科通過60例腦卒中患者臨床研究,利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療法移植患者15天左右后感覺功能有所恢復,隨后2—6個月語言、植物神經系統(tǒng)功能、肌力也有不同程度恢復。結合康復訓練后,其FIM評分、Ashworth(肌痙攣評定)分級及BI評分均獲得改善,患者無知覺的肢體肌張力、自我料理能力均也得到改善。這提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療法對于改善患者功能獨立性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近年來基于干細胞針對腦卒中臨床研究日益增多,干細胞療法策略的提出為腦卒中干預提供了新途徑。大量非臨床和臨床研究表明了間充質干細胞療法干預腦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